首页>资讯动态>行业动态

垃圾渗滤液“作祟” 村里异味飘

2021-10-14 10:34:29来源:本站浏览:727次

彭泽县黄花镇乱石湾村有这样一座垃圾填埋场,于1988年由水库简易改造而成,一直以来,垃圾填埋场散发的恶臭让附近村民苦不堪言。2019年,当地投入2000多万元,决定对该填埋场封场建设。

伴随着封场建设的完工,白天确实很难闻到臭味,但每到夜里恶臭味仍会飘至村庄,村民将新的矛头指向了封场后新建的渗滤液处理厂。

那么,这反复的恶臭究竟是怎么回事,为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文/首席记者康春华

村民:垃圾填埋场封场后仍有臭味

彭泽县黄花镇乱石湾村有一座水库,据当地村民介绍,因常年缺水,从1998年开始被政府选择作为垃圾填埋场,成为县里唯一的一个垃圾处理场。由于每年运往水库的垃圾越来越多,一度成为乱石湾村村民的一块心病。

2019年,乱石湾村村民终于盼来了垃圾填埋场封场,封场面积约3.2万平方米,封场类别为Ⅳ类。为了加强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管理,当地政府还在该处建设了处理能力为100t/d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封场后垃圾渗滤液污染问题。

2019年,彭泽县城市管理局针对该项问题下达的处理意见书(彭城管信字﹝2019﹞38号)明确:为全组村民办理失地农民保险问题,待乱石湾渗滤液处理厂建成后,按照2013年彭泽县人民政府《彭泽县垃圾碳化厂项目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方案》协商处理。

然而,多名村民向记者证实,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恶臭问题虽有好转,但每到傍晚气味还是会不定时地飘进村庄。

调查:异味与渗滤液处理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一份由九环检测有限公司出具的2021年9月13日采样检测报告显示,多次采样检测无组织废气,涉及的甲烷、甲硫醇、硫化氢、氨四个指标都未超标。

一名知情村民告诉记者,虽然垃圾填埋场封场了,但是每天傍晚还有与环卫相关的车辆出入,每当这些车辆出入数个小时后,一股熟悉的恶臭扑面而来。几经打听,村民得知这些环卫车辆运来的是城市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渗滤液。

资料显示,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分液体,称之为垃圾渗滤液,也叫渗沥液。这种液体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以及难以被生物降解的萘、菲等非氯化芳香族化合物、氯化芳香族化物、磷酸醋、酚类化合物和苯胺类化合物等。

事实上,村民们的发现也在当地多座垃圾中转站的批复中得到证实,当地某垃圾中转站的项目批复中载明:“项目当日产生的废水(垃圾渗滤液、冲洗废水、除臭系统的废水经厂内排水沟汇集至地下三级沉淀池)经地下三级沉淀池过滤沉淀后,将废水从污水井吸至吸污车内,转运至彭泽县乱石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接收。”

9月28日,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彭泽县城管局。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乱石湾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技术标准非常高,周边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对于乱石湾村民反映的夜间常有恶臭一事,该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确实和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站有关,因为城市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渗滤液运至这里统一处理,而气味则是处理过程中气浮工艺引发的臭味挥发。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污水处理站建有两套渗滤液处理池,目前,该县一天的渗滤液几十吨,由应急池进行前期的气浮工艺,并未超过处理站的最大处理能力。

整改:将对应急处理池封闭除臭

9月29日,新法制报记者再次来到乱石湾垃圾填埋场。

进入垃圾填埋场区域内,记者发现,封场后的填埋场绿树成荫,基本无法闻到异味,一旁还建有沼气自动燃烧装置,而渗滤液污水处理站也在正常运行。

当记者行至用于处理转运而来的渗滤液应急处理池时,一股浓烈的恶臭味令人作呕。记者上前观察,池内上方是搭建的简易铁皮棚,池内堆满渗滤液残渣。

“村民们所闻到臭味是否源于此处?”面对记者的质疑,彭泽县城管局工作人员坦言,恶臭确实主要源于未封闭的应急池,而气味最浓烈就是气浮搅动的时候。目前,正在准备对应急池封闭除臭,相关的报告已经交由县政府,很快就将进入施工阶段。

对此,九江市彭泽县生态环境局表示,已经要求渗滤液污水处理站做好现场环境巡查,确保处理设备正常运行;对原水收集池、气浮池等做好密闭措施,防止无组织废气溢出;确保燃烧火炬正常使用。

对于为村民们办理失地保险和搬迁一事,乱石湾村所在的黄花镇政府回应称,前期失地保险未能办理是因为该村村民人均耕地面积不符合办理条件。目前正在对一些地块调整以达到办理条件。此外,处理厂和居民区有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因此,并非一定要搬迁,而是由县政府确定协商搬迁事宜,但鉴于安置补偿分歧较大暂无进展。


分割线
官网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Copyright © 2024 广东碧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黑ICP备72878601号版权声明:本站部分资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